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大概口罩自己都没有想到,年,它会被国人宠上天。
“厂长,你那里还能出货吗?”“我们预定的口罩被截胡了,和这帮人干上了。”“对不起,仓库被征用了,无法发货,可以全额退款。”“一个一次性口罩卖到3.6元,良心呢?”“这假口罩还能再假一点儿吗?”“这是去领口罩,还是去体验交叉感染的几率?”
……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口罩荒”也慢慢从武汉蔓延至全国,从1月的口罩贵到2月的抢货难,从前几日的通宵生产到如今的预约登记,围绕口罩的话题层出不穷。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上口罩概念股也大面积逆势上涨。
这个春节,各地针对口罩货源开通的内销与进口两条“康庄大道”快速建立。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这些天,看到“有钱出钱、有货出货、有人出人”的故事太多,但仍然追不上日益膨胀的口罩需求和异化的口罩市场。
温暖与热血之下,还有因巨额利润涌来的逐利者。
口罩厂:机器24小时运转
1月26日,上海市经信委向多家口罩厂下发《生产能力应急征用通知》,要求全力做好原材料、人员的调配,所生产的涉及疫情防控的物资需要经上海市经信委同意后向市场供给,而对因此造成经济损失的,将依法予以合理补偿。
“我们已经不考虑成本,以更快更好地生产口罩为目标,原材料和运输问题园区也在帮忙解决,现在发出去的货都没有收到货款。”一口罩厂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家企业正在生产口罩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注意到,为解决用工短缺问题,一场爱心接力在“口罩厂的临时工们”之间传递,他们都是口罩生产线上的志愿者。
连日来,位于上海松江、金山、奉贤等地的口罩厂纷纷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消息发布后快速扩散,名额很快被占领。如今,口罩厂的工位也变得抢手起来,有的口罩厂不得不开始劝退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却未能入选的热心人。
不过,仍有志愿者等待着替补的位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到小陆(化名)时,她刚刚向美迪康委托公益组织发起的报名通道提交了个人信息,却最终没能入选。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