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四川一哥,如今也站在了悬崖边上。
卖身融创、撤离上海总部、大幅裁员……4月底开始,蓝光发展便陷入到舆论漩涡中。
虽然公司高层曾召开电话会议强力辟谣,但这位四川一哥的债务危机已逐渐浮现。
近日,蓝光卖卖卖的脚步持续加快,将部分项目股权出售给万科,一场新的自救戏码正在上映。
找来万科搭把手
最先向蓝光伸出援助之手的不是融创,而是万科。
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转让无锡和骏房地产有限公司53.17%股权给常州旭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常州旭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由常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持股99%、珠海诚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
无锡和骏房地产有限公司变更记录
来源:天眼查APP
曾有市场消息称,万科将成为蓝光发展的战略投资者,以20亿元收购蓝光发展20%股权和60亿元收购蓝光一个房地产项目资产包。
对此,万科向媒体回应:目前公司没有入股蓝光发展的计划,双方正在开展的是项目层面合作。
此次转让无锡和骏部分股权,也许只是万科支援蓝光的其中一步,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万科已收购蓝光在重庆的部分项目。
对于陷入债务危机的蓝光来说,万科无疑是给了一笔救命钱。
负债压顶
据年报数据,截至年底,蓝光净负债率为88.57%,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03%,现金短债比为1.06。
虽然在三道红线中,蓝光仅踩中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一条红线,但其总负债却居高不下。
截至年末,蓝光总负债.68亿元,同比上涨30.16%,在此之前,蓝光总负债已连续3年同比上涨超过30%。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ZAKER新闻
5月初,蓝光先后被穆迪、标普机构下调评级。穆迪将蓝光发展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1下调至B2,并将由蓝光发展无条件和不可撤销地担保的票据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2下调至B3。而标普则将蓝光发展的展望评级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穆迪指出,评级下调反映蓝光发展的流动性缓冲减少,未来12-18个月,蓝光发展将有大量债务到期或可回售,包括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和离岸债券,以及另外亿元人民币的非标借款。
债务压顶的背后,是蓝光曾经的疯狂扩张。
疯狂扩张下的后遗症
年报数据显示,年蓝光销售额仅为.72亿元,而年则飙升至.36亿元,4年时间足足翻了5倍。
从增长率情况来看,年至年是蓝光快速扩张时期,增长率最高达93%。
那两年内,蓝光加大拿地力度,快速发展成一家全国性房企,并跨入千亿阵营,迎来高光时刻。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ZAKER新闻
可好景不长,疯狂扩张背后留下的后遗症在年便逐渐浮现,比千亿销售额先来到的是千亿负债,年蓝光总负债同比上涨62.46%至.88亿元。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自年以来,蓝光便放慢拿地规模,近三年拿地面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3万㎡、.9万㎡、.2万㎡。
面粉少了,年后销售增长率也逐年下降,年销售额仅同比增长1.97%,勉强保住千亿规模。
除了调整拿地节奏,为解决债务危机,蓝光也通过割肉自救。
年7月,蓝光以9亿交易对价将迪康药业出售给汉商集团,年2月,将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发展以48.5亿元转让给碧桂园服务,成为物业行业史上最大并购案。
这次将部分项目股权出售给万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蓝光的债务压力。
但面对亿元的总负债,蓝光的自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ZAKER新闻谭晓洋